金盾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春秋之晋国风云 > 第20节 灭潞退秦
赤狄潞氏听说晋军前来讨伐,也不甘示弱,举兵迎击,双方在黄河边的曲梁对峙。曲梁,即今天河北省馆陶县路桥乡平堡村。

荀林父早先年便提出对赤狄的策略,那便是等合适时机一举灭之。现在时机已到,曾经遭受对楚泌地之战大败的晋军将士们,此时将憋在心中足足三年之久的闷气全部洒向了赤狄潞氏。

荀林父更是吸取了当年自己在指挥上优柔寡断的教训,这次是号令齐整统一,晋军士气高涨,全线冲击赤狄潞氏军队。

赤狄潞氏军哪里会想到晋军强大到如此地步?顿时崩溃!荀林父率军长驱直入,干将利落地将赤狄潞氏给灭了!

晋景公那位可怜的姐夫潞氏国君婴儿,则成了俘虏。而那位在晋国人心目中才能出众的酆舒,则急急如漏网之鱼逃到了卫国!

就这么简单,这么干脆,公元前594年6月26日。想起此前晋国朝堂上还有人担心这个担心那个,晋景公不觉感慨。是啊,一场泌之战给晋国人种下了心理阴影啊。三年了,三年的沉寂让晋国积蓄起足够的力量,再次驰骋江湖!晋国,怎么可能一败而消沉呢?

“派人去卫国,要求卫国人将酆舒给寡人送到晋国来!”灭了赤狄潞氏后,晋景公下了命令。卫国呢?其实卫国根本没等晋景公下令,早就已经将酆舒给绑了送给了晋国。晋景公二话不说,砍头,尸体悬挂城墙示众!

这是晋景公即位五年来取得的第一场大捷,这令这位雄才大略的晋国国君欣喜不已。但今年让他欣喜的大事还没完,当然,有的喜事往往是从坏消息开始的。而这一次,坏消息是来自西线的秦国。

秦国此时的国君是秦桓公,秦桓公一看,哟,你晋国大规模去讨伐赤狄去了啊,那还不趁机会搞你一把?

公元前594年7月,秦国终于打破了自公元前615年士会被晋国人骗回国后的整整二十年的与晋相对安定局面,发兵向晋国西线进攻。秦军推进速度非常快,很快达到了离黄河二十余里的晋国辅邑,即今天陕西渭南市大荔县步昌乡小坡村附近一带。

晋军主力此时尚未自灭赤狄潞氏中凯旋,晋景公更是得知荀林父取得大捷后,已经亲自前往晋三国慰问。史料记载,晋景公当时在稷邑(今山西运城市稷山县南稷山下)再次组织了阅兵,这次阅兵,既是勉励三军将士,更是为了恢复黎国。

据说,由于此前黎国被赤狄潞氏吞并,黎国国君黎侯的后裔早就逃亡了。晋景公这一次,灭了赤狄潞氏,把黎侯后裔请了回来,重建了黎国。

不过,这样的黎国显然是春秋大国争霸中的一块随时可被吞掉的一块肉。其实黎国这个诸侯最早先被周文王所灭,后被周武王重新分封给兄弟毕高的儿子,建立起姬姓黎国。但这个黎国在周宣王时期又被当时的晋国所灭,被灭后又迅速被晋国恢复,成为晋国的一个附庸国。公元前663年再次被赤狄潞氏所灭,直到这一次,公元前594年,晋国灭了赤狄潞氏,又恢复了黎国。后来,黎国死于晋国之手。

晋景公正忙着呢,秦桓公派兵来讨伐晋国了。中军元帅荀林父请示晋景公后,命令大夫魏颗率一枝兵马前去迎敌,待这边的完事后,大军很快便到。

魏颗是谁?

魏颗就是晋文公时代晋国五杰之一的魏犨之子!魏犨共有四子,长子魏颗,嫡子魏寿余,三子魏锜,四子毕阳。这里我们把魏氏家族给理一理。

首先是长子魏颗,后来被封在令狐(约今天的山西太原一带),成为魏氏家族的别支令狐氏。笑傲江湖里的男一号令狐冲如果追溯起祖先来,渊源应该在魏颗这里。

次子也是嫡子的魏寿余继承了魏氏大宗,为晋国春秋奉献了一出苦肉计,从秦国把后来的晋国名相士会给骗回了晋国,得到了魏氏将原来的魏邑迁往霍邑的赏赐。

三子魏锜,后来被封在吕邑,故又称吕锜,成为魏氏家族的别支吕氏。吕锜在后来的晋楚大战中战死。

幼子之所以叫毕阳,那是因为魏氏在晋国的祖先应该从当年晋献公时期的毕万算起。毕万在晋献公时期立下大功,被封于魏氏,这便是晋国的魏氏之源。其后代当然不能全舍弃了祖先之氏,故魏犨之幼子仍旧以毕为氏,为毕阳。

而魏颗则是魏犨的庶出子,也是魏氏四兄弟中的老大,此时替国家守卫边城辅邑。

秦军的突然袭击并没有使这位晋国前猛将魏犨之子惊恐,他沉着冷静,并不急于指挥晋军与秦军面对面的决战,而是边战边退,目的便是迟缓秦军推进迅速,以待晋三军到来。

结果却是未待晋三军到来,魏颗不但击退了秦军的进攻,还在战场上俘虏并杀了当时秦国第一大力士杜回。魏颗是怎么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?

辅地之战中,秦军来势汹汹,魏颗且战且退,秦军先锋杜回见晋国后撤,手着开山大斧,驱车来追。

那个杜回,用东周列国志的描述,那是“牙张银凿,眼突金睛,拳似铜锤,脸如铁钵,虬须卷发,身长一丈有余,力举千钧,惯使一柄开山大斧,重一百二十斤”,据说,曾经一人赤手空拳在一天内打死五头猛虎!

这样的勇士出现在两军阵前,魏颗显得有些胆怯,两军将一对阵,魏颗就下令撤退。

杜回大喜,立即命令全军追赶,很快就到了一处狭长地带,两边是长满青草的小山坡。杜回的战车冲着冲着,突然战马们脚一屈,跪膝倒地,战车车轮还在前滚着呢,战马却跪倒,这还不翻车?把个大力士杜回掀翻在地,顿时摔了个四脚朝天。

前面的魏颗听得声响,转身一看,哟,得手了,立即跳下战车,起手一㦸,将杜回砍死。两边伏兵顿出,把这支秦军先头部队团团包围,杀了个七零八落。残军逃回秦军大本营,秦桓公一看,傻了眼。而此时更是得报,说晋国国君正率军前来救援,这还能玩么?就这样,秦军折损了一员大将数百将士后,灰溜溜撤军回国。

这是怎么回事?原来,魏颗是一个有脑子的将领,他知道,自己这边军力不足,硬碰硬肯定要吃亏。所以,他便命令一部分晋军在后头一路峡处的青草坡埋伏,两边准备好绊马绳,只待杜回战车经过,便拉紧绳子将杜回放倒。只要杜回一死,秦军必然士气受到影响,不敢轻易发动进攻。只要自己坚守至国君率军前来救援,区区秦军,晋军自然不放在眼里。

示弱,诱敌,将敌人引入包围圈!这正是晋国前中军元帅先轸在崤之战中全歼秦军精锐的经典战法,而魏颗,这位一心想着光宗耀祖的魏犨儿子,显然已经为自己在战场上立功作足了准备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